
领航未来航海科技!上海国际船舶动力定位研讨会集聚全球智慧
2025年4月8日,以“筑梦海洋、走向深蓝——为‘海上丝路’保驾护航”为主题的船舶动力定位(DP)国际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英文简称“CDSA”)与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英文简称“IMCA”)联合主办,上海华洋海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上海鲸灵公益创新中心协办,韦莱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赞助,以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会议旨在以全球船舶动力定位(DP)技术交流合作为切入点,探讨中国海工企业在ESG框架(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体系)下,与国际高水平海工规则耦合对接的要求,推动我国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来自中交集团、中海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局及救捞系统相关单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船级社、法国船级社、挪威船级社、CDSA、IMCA、新加坡M3海事集团、乌克兰勒鲁斯培训中心、上海市仲裁委、浦东航运办、江苏科技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浙江满洋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蛟龙打捞航务工程有限公司、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德威胜潜水工程有限公司、韦莱保险、康士伯数字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计百余人,齐聚于本次会议。同时,新华社、交通报、中国水运报、海事服务网CNSS、海运圈、国际船舶海工网等多家媒体也受邀参与报道,共同见证这一行业盛会。CDSA理事长宋家慧、IMCA亚太总部客户总监杰森·维拉辛戈姆、上海华洋海事总经理包仁松在会前分别致辞。
整个会议过程涵盖嘉宾演讲、圆桌讨论、自由探讨等多个环节。在嘉宾演讲环节,IMCA海洋工程技术顾问理查德.珀泽先生、中国船级社海洋工程技术中心张本伟高工、新加坡M3海事集团CEO迈克尔.米德先生、哈尔滨船海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刘建旭董事长、江苏科技大学俞孟蕻教授、上海华洋海事包仁松先生、韦莱保险中国区水险部负责人阮春宁先生、DP技术资深顾问徐心渊先生以及上海鲸灵公益创新中心李桃芝女士等嘉宾代表分别围绕IMCA DP培训体系建设、中国DP设备检测认证、IMCA指南整合到中国海工能源船舶建造的成功案例、国产DP设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上海华洋助力服务海工企业、DP设备安全操作与风险管控、DP操作事故案例分享、耙吸挖泥船动力定位动态跟踪系统介绍、ESG框架建设以及国际海工业务保险业务等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各位嘉宾凭借在各自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和前沿知识,探讨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新路径;同时,针对动力定位设备的安全操作与风险管控,也提出了专业的见解和建议,为提升行业安全标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此外,通过ESG议题建设和国际海工保险业务的重点推介,进一步拓宽了参会者的视野,促进了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圆桌讨论作为本次会议的核心环节与亮点,聚焦于“如何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的DP及相关海工装备操作专业人才”以及“中国海工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在上午的圆桌讨论中,迈克尔.米德先生强调了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提出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对复杂海况的能力;IMCA的理查德.珀泽先生则从国际视角评价中国海工专业人才培训水平以及给予CDSA如何通过颁发国内自主DP证书加速国际化进程的建设性建议;张本伟高工就目前国内对海工装备操作是否具有相关操作指南进行了详细介绍;以及协会智库专家周懿宗教授就DPS培训如何顺应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加大教育科研工作发表了深刻见解。
下午的圆桌讨论则聚焦于中国海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和挑战。CDSA崔士勇副秘书长详细阐述了协会在助力国家海工事业发展方面所做的相关举措,分析了国际海工市场的趋势和竞争格局,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洞察。杰森·维拉辛戈姆先生则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国际海工市场(含东南亚地区)的需求及缺口,分享了中国海工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此外,应邀登台的振华重工龚凡明技术专家、刘建旭董事长、浙江满洋王新满董事长、深圳德威胜徐根弟董事长、俞孟蕻教授以及阮春宁先生也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议题,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见解。整个圆桌讨论环节气氛热烈,嘉宾们积极发言,为参会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在会议的尾声阶段,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理事长宋家慧先生发表了总结性讲话。他指出,本次船舶动力定位(DP)国际研讨会是国内首次与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IMCA)携手举办的专题性盛会。会议不仅促进了国内外海事行业的交流与合作,还为中国海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面对全球海事行业的迅猛变革,中国海工企业必须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的对接,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此外,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的DP及相关海工装备操作专业人才也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国际化视野的海工人才。
宋家慧表示,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各方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他向所有参与会议的嘉宾、专家以及工作人员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他建议今后与IMCA携手,每年联合举办一次国际研讨会,为中国海工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随着宋家慧理事长的总结讲话结束,本次船舶动力定位(DP)国际研讨会也圆满落下帷幕。参会者们纷纷表示,本次会议收获颇丰,对于了解掌握国际海工市场动态及中国海工出海开展国际业务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相信,在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引领下,中国海工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